2019年5月25-26日,中国医师协会公共卫生医师分会成立大会暨2019年全国公共卫生高峰论坛在武汉召开,100多名来自全国公共卫生领域的领导和专家参会。
中国医师协会公共卫生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合影
中国医师协会公共卫生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选举成立大会于2019年5月25日下午举行。选举工作按《中国医师协会章程》和《中国医师协会二级机构管理规定》等相关规定实施。经民主选举,与会委员投票选举出39位常务委员和9位副会长,邬堂春教授当选为中国医师协会公共卫生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会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卫学院副院长缪小平任总干事。中国医师协会高峰顾问宣部了选举结果。
张雁灵会长讲话
中国医师协会张雁灵会长在讲话中首先祝贺中国医师协会公共卫生医师分会成立,并表示中国医师协会公共卫生医师分会是非常特殊的二级机构,是中国医师协会二级机构里阵容最强大、力量最强大、构成最全面的一个二级机构。中国医师协会公共卫生医师分会的成立是公共卫生领域的一个里程碑事件。公共卫生医师分会的特殊之处是因为公卫医师有三个“非常”。第一个“非常”就是公卫医师地位非常特殊。公共卫生是一个最大的一级学科又是一个跨所有学科的学科,它既是自然学科又是以自然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学科。公共卫生不仅仅是维护人类健康的一个专业学科,纵观人类发展史,它还关系到政治和军事,乃至国家、地区、民族的生存与消亡。第二个“非常”是公卫医师的使命非常光荣。公卫医师是在做全社会百姓健康依托和公共卫生安全的工作,公共卫生与国家安全、国家战略是紧密相关的。第三个“非常”是公卫医师的责任非常重大。公卫事件绝不是一个学科一个行业的事情,而是全社会和政府的事情,关心公卫医师队伍的建设应该成为社会共识。当前的信息时代,公卫医师工作的方法、手段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我们应该进入一个互联网+5G+公共卫生的时代。
张雁灵会长提出了现在公共卫生工作存在的问题。一是对公卫和公卫医师队伍认识不足;二是政府对公共卫生投入的精力、财力还不够;三是公卫医师队伍建设问题,比如数量少、质量不高、待遇低、岗位吸引力不够等。中国医师协会公共卫生医师分会要牢记,公卫医师分会是全国公共卫生医师的家,要听公卫医生说话,为公卫医生说话,帮公卫医生解忧,同时也要促行业自律。希望分会以专业委员会为基础框架开展工作,着力落实好几项任务:要当好各级政府的高参、桥梁纽带,为政府提建议、出主意;要建好87万公卫机构人员的平台,把87万人连成一个大的朋友圈,相互交流学习,共同提高;要开展好公卫医师的毕业后教育与继续教育工作; 要做好公卫医师相关的管理规范、标准、指南、共识等一系列的工作。中国医师协会公共卫生医师分会应该成为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助手,行业窗口,公卫医师与社会、与政府的桥梁和纽带,能够为临床医师做更多的服务工作。
公共卫生医师分会邬堂春会长发表就职讲话
中国医师协会公共卫生医师分会邬堂春会长发表了就职讲话。他表示,分会的筹备工作始于2017年,得到了政府部门、疾控部门、医学高校以及医院等多方面的支持与指导。邬会长对分会成立后的任务和工作作了规划和设想,将结合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发展现状,解读国内公卫医师的执业发展和行业管理问题,包括准入制度与岗位定岗责任,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执行规范以及考核培训制度;指导各省市医师协会公卫医师分会的成立和活动开展;逐步规划全球公卫医师论坛,促进我国与世界公卫医师行业的交流与共同进步,为中国公共卫生医学事业发展作出贡献。
专家风采
26日上午召开的公共卫生高峰论坛上,公卫相关专家为与会代表作了新时代下的前沿报告。其中,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资深研究员耿焱作了“公共卫生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性”的报告;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原国家卫生部疾控局副局长孔灵芝作了“价值医学视角下的慢性病急性救治与长期管理”的报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冯子健作了“新时代的中国公共卫生面临的抉择”的报告;中国医师协会公共卫生医师分会会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邬堂春作了“慢性病的病因发现与预防对策”的报告;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处研究员冯录召介绍了2030全球流感战略、中国流感防控策略、中国疫苗应用现状等内容;赛诺菲巴斯德中国区总经理张和平也作了相关内容地交流与分享。
公共卫生医师分会全体委员及与会代表一致表示,今天终于有了属于公卫医师自己的“家”,期待在这个平台上得到更广泛地学习和交流,并为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医师协会公共卫生医师分会 供稿)